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随着教师专业化建设步伐的推进,使得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培训管理者在教师培训队伍中起着核心主导作用,其专业化程度决定者教师培训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制约着教师培训的质量。作为培训管理者不仅是培训资源的开发者,是培训方案的设计者,是培训对象的促进者、合作者,更是培训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
为进一步提升广州市培训管理者的工作水平与创新能力,使培训管理者进一步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和改革发展趋势,更新培训观念,探索培训模式,提升组织培训活动的能力,增强指导区域内教师开展研修的能力,针对广州市培训管理者的现状和培训需求,我中心整合国内优质教育资源,邀请在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或研究中极有造诣的全国知名专家,精心设计、组织开展“2020年广州市培训管理者培训项目”。
一、高效学习、健康学习
保持良好课堂的秩序,是保证高效学习的关键。因此,在培训之前,我们对学员学习的课堂纪律、学习纪律和考勤制度做了全面细致的要求和安排,要求每一位学员遵守培训的规章制度,服从教学安排,认真参与各项培训活动;上课时、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时,保持肃静,专心听讲,自觉将通讯工具关闭或置于无声状态,不接听、拨打电话,不随意谈笑、走动,不做与培训活动无关的事情。同时,我们也高度重视培训期间每一位学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培训中各方面工作都提前预案,仔细安排,做全面周到的安排,提醒学员加强安全意识,注意人身、财物、交通和饮食安全;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勿轻信陌生人来电来访,外出时请尽量两人以上结伴同行,外出就餐请注意饮食卫生。
任何培训教学活动,要以保证学员生命安全为首要保证前提。在疫情影响下,为了做好防疫工作,保证学员健康学习,我中心为参训学员印发防疫指南,并在培训之前做强调安排,提醒参训学员做好途中交通防疫、报到防疫、搭乘电梯防疫、上课期间防疫、用餐防疫以及其他各种环境下的防疫工作,做好全方位防疫工作,并做好应急预案。针对疫情背景下今年培训的特殊情况,开启“三位一体”培训管理保障模式,针对酒店食宿,会场,交通,培训管理流程体系进行严格管控,全面保障学员健康,为培训做好充分的后勤准备。
二、学而后有所思,思而后促学
结合此次研修的背景和目标,我们为培训班设计了契合度高的课程,并邀请国内在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或研究中极有造诣的知名专家授课,保证学员学有所获,不虚此行。
第一天上午邀请了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上城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教师王莺进行了《创生学习者中心的教师教育范式》的专题讲座。
王副局长从营造教师专业成长新环境、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三个角度,介绍了上城区四级教师研修网络下的名师培育经验。王副局长着重从激发教师和教研员的内生动力、科学设计教师专业化成长路径、加强教师培训策略研究、做好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保障等角度,展现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王副局长“状态大于方法”“的观念,以及对“充满专业主义的激情”以及教育精神的培育的重视,让我们从新的高度思考了教师专业成长到底需要什么、怎样让教师成长等问题。
下午,我们组织学员前往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进行实地考察,并倾听了院长王曜君的专题讲座《成长规划:基于专业修为的名师成长实践规律》,王院长以其个人专业化成长经历为例,介绍了名师成长的方向、方法和路径。
在学习交流环节中,王院还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名师成长的关键,他认为是坚定和持之以恒。王院长风趣幽默的谈吐、持之以恒的自律和让人叹为观止的研究成果,给大家带来了深刻印象。
16日下午的培训活动由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李更生教授主讲的《现代教师培训的理念与方法——基于实践性学习理论的思考与借鉴》。
李教授首先由一个基于:企业培训案例解析参与式活动展开讲座。李老师首先介绍小组活动的任务分工,接着安排老师们阅读文献《培训案例》,并思考阅读反思单中的问题,填入反思单;在各组谈话主持人主持,小组成员之间交流阅读体会,并介绍反思单的内容。
接着李教授以丰富而详实的案例从理论基础、核心理念、实践探索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教师培训的理念与方法。李教授首先介绍了现代教师培训的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实践性学习理论,接着基于理论基础确⽴了现代教师培训的核心理念:共同体、对话、基于问题、身份、参与、分享;最后在核心理念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所构建的现代教师培训路径。和一般的专家讲座不同,李教授的讲座特别强调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有种类丰富的互动活动,充分调动了老师的学习热情。
12月17日,学员们以与寒冷天气截然相反的高涨热情开启了新一天的学习。上午的专题讲座由北京教育学院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迟希新教授作《提升培训质量管理的有效实践策略——以“国培计划”班主任培训示范性项目为例》专题讲座。迟教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远征军军事训练的启示说起,作为培训项目者要从加强培训项目调研,精心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提升过程管理时效性,实施全程的专业引领;注重校本研修活动指导,实现深度的训后跟进等,为我们分享了精彩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质量管理方法。
下午是参与式培训,各小组围绕“教师培训面临的机遇、问题和策略”展开讨论,并派代表进行主题论坛发言。代表们认为,把握好国家政策支持文件出台、教师发展中心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等“机遇”;在面临教师流动大、校本培训弱化、研训教师人手不足、教师学历教育不达标、人才梯队培养未搭建、劳动教育刚起步、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问题”上,可采用构建教师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建章建制、三联六合、教师人才梯队培养、压实校本培训、创新培训模式等“策略”。
各小组代表分享了本组的观点和意见后,迟教授对四组讨论结果进行《取法乎上,阐旧辅新》专题点评,指出本次参与式培训交流活动具有反思的深刻性、创见的独特性、过程的交互性、效果的生成性。当培训者面临机遇时,寻找能够切实可借助的政策;遇到问题时,思考培训能够解决的问题;构建策略时,启动能马上付诸实施的方法。问题解决策略要有内生性机制、区块链思维、深耕式路径。在讲座的结束之际,迟教授引用了摄影记者范长江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欲成大河者,必长其源;欲成大事者,必固其基。源愈长,则此河之前途愈有浩荡奔腾之日,基愈固,则人生事业愈不敢限其将来,寄望在座学员能成为“整合本位,研究取向”的第四种培训人!
三、积极研讨、凝练成果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思考、积极交流探讨,然后凝练成果,有所收获的动态过程,绝不是只是的被动获取。在培训安排上,我中心不但安排了课程授课,同时也安排了交流研讨,学员们就所学课程,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学习感言和收获,同时也发表了自己对所学方法与工作有机结合的思考。
学员:作为培训管理者,老师们来到陌生的环境,遇见并不熟悉的授课教授,每一位老师都会有所期待,不自觉地启动防御机制,有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想看看专家能不能打开我们的内心。李教授设计精巧、理论科学、内容详实、活动到位的讲座深深的吸引了老师们。李教授的讲座不仅是一次讲座更是一次示范,告诉我们所有的理论、理念都是工具,只有让被培训者将实际工作与理论相结合,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推广分享,才能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这样的讲座自然引人入胜、意犹未尽。
学员:迟希新教授充满风趣和智慧的讲授,激发了学员的学习浓厚兴趣,不仅为大家明确了培训活动目标,也让培训管理者更加重视培训项目前期调研和项目评估总结,加深了对“培训项目质量管理”的了解。虽然本次讲座只有短短的三个小时,但却让在座的学员们受益匪浅。
我们一生中会接受到来自各界各方面大量的信息与知识,我们只有将这些知识整合凝练,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加以修改完善,我们才能日有进益,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上海铭师培训中心将与各位教师一路相伴、一路同行。